你的婚姻处在哪个层次,看吃饭这件小事就够了,你别不信
三毛有句话说:“夫妇生活总是在吃饭,其他时间便是去忙着赚吃饭的钱。”
婚姻生活中,可能缺少情趣,可能缺少温馨,但绝不能缺少一日三餐。
温饱,是婚姻的底线。
【资料图】
美食,是婚姻的追求。
婚姻经营得好不好,看家里怎么吃饭的就知道了。
01饭桌上的菜色,决定了婚姻久不久
作家林清玄说,“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。”
人总是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。
爱吃甜食的人,家里的冰箱里会有小蛋糕;
口味偏重的人,家里的角落里会藏着辣椒。
这本无可厚非。
但婚姻,就是两个人口味不同的人慢慢磨合。
口味趋同,婚姻就长久;口味各异,则婚姻易碎。
听过这样一则故事:
有一对夫妻,妻子是南方人口味清淡,煲汤一绝,丈夫是北方人喜好重口,辣炒不在话下。
刚结婚那会儿,两个人总是抢着做饭,但饭桌上的菜要么重口,要么清淡,结果两人吃着都不习惯。
日子长了,两个人一做饭就吵架,甚至闹到差点分居的地步。
后来,妻子尝试着接受丈夫的口味,丈夫也跟着妻子学习怎么煲汤,两个人的口味慢慢走近, 能吃到一张桌子上,吵架就也没有那么频繁了。
人生有一半的时间用于吃喝拉撒睡。
如果连同桌吃饭都艰难,未来的日子如何持续?
选择彼此爱吃的菜色,才能表达关心,婚姻关系长久。
02厨房里的细节,检测出爱意深不深
口味可以调整,细节却骗不了人。
有人嘴上说爱,结果家务、打扫、赚钱,全都是甩手掌柜。
说得太轻易,爱没有分量。
真正的爱意,藏在生活的小细节里。
电影《饮食男女》中,主厨老朱每周都会在家里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等待一家团聚。
但饭桌上的饭菜再好吃,心思各异的儿女们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。
只有隔壁家的锦荣愿意在烟火缭绕的厨房里陪着老朱打下手,收拾残羹。
不能说儿女不孝,只是锦荣能近在咫尺地帮助老朱解决生活难题,自然而然地俘获了老朱的心。
有人说,陪伴,是最长情的告白。
生活是一个个小细节的堆砌。
再动人的誓言,比不过牵住不放的手掌。
再好听的情话,比不上切切实实出现在面前。
隔壁家老奶奶,为了能让老伴儿做饭时不冻手,宁可每天早起几分钟,放好热水。
老爷爷知道奶奶喜欢喝豆浆,就一遍遍沥净豆浆渣,让奶奶喝得高兴。
彼此包容,互相爱护。
厨房虽然只有几平米,却包含着日常生活中最浓厚的爱意。
03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
卢梭在《爱弥儿》中写道,“愉快的心情、田间的劳动和活泼的游戏,这三者可以说是世界上的第一流的厨师。”
厨房里的烟火气,温暖肠胃。
生活中的美好回忆,哺育人生。
香港才子蔡澜一生酷爱美食美人,风流倜傥,但最终还是被太太方琼文“拿下”。
方琼文有一手精湛厨艺,即便是别人为难的猪下水,她也能做成美味佳肴,蔡澜正是被这一手给拿捏得死死的。
但方琼文做菜只看心情,心情好了下厨,做的饭菜也按自己的想法来,让蔡澜不得不等待。
蔡澜笑称,“太太不像是在做菜,倒像是在调情。”
也正是方琼文编织的这些美好记忆,让蔡澜总是心甘情愿地回到家中。
其实,人生总是充满波折。
但做饭,是容易贴近彼此的途径。
作家三毛曾为梦想远赴撒哈拉,爱人荷西不惜变换工作也要随行。
在缺水、缺食物的环境里,中国美食连接着两人之间的感情,做“春雨”,吃“中药”,既满足温饱,也是精神上的食粮。
人生的艰难从不在于苦难,而在于失去希望。
正是三毛笑对人生的态度,让她愿意在沙漠中也寻找能吃的食物,才有了她和荷西的相视一笑。
人生漫长,离不开口腹之欲。
厨房的人间烟火气,是最深的爱。
《礼记》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”
仓廪实而知礼节,人的温饱问题总是摆在第一位。
一个真正爱你的人,会在意饭菜是否合乎口味,是否能健康饮食。
一个真正牵挂你的人,会主动承担家中的任务,互相扶持。
吃饭,是人生,更是婚姻的必修课。
找到共度一生的伴侣,好好吃饭,好好生活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