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页面 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世界简讯:春秋是谁写的作者是谁_春秋 的作者和简介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 2023-02-08 13:07:23

1、《春秋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,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(前 722~前481或前479)的历史大事。

2、该书略有残缺,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。

3、其纪年依据鲁国,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4、内容包括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、天文气象、物质生产、社会生活等诸方面,是当时有准确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的原始记录。

5、如它记载的三十七次日食,就有三十次同现代天文学推算完全符合,证明《春秋》确是当时信史,绝非后人所能杜撰。

6、 旧说《春秋》为孔子所作。

7、但近代学者研究证实,它应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。

8、因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《春秋》流传,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,即所谓“书法”。

9、当时晋、齐、楚、宋等国均有这样的史官建置和类似的史书编著,其体裁及“书法”也大体一致。

10、《春秋》所以能记载各国大事,就是这些史官相互通报的结果。

11、另外,《春秋》中有违反“书法”、为权位开脱罪责的曲笔讳饰之辞,也有与孔子观点相反的记载,还有一些缺文讹误,甚至记录了孔子的生卒年。

12、这些都说明《春秋》不可能是孔子所作。

13、 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、事件的评述,可见这是孔门弟子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14、当时正值社会剧变,礼坏乐崩,“天子失官”之时,原属官府掌管的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等典籍散播民间,成为孔门教学的宝贵资料。

15、将世代相传的国史《春秋》作为教材,转抄流布,大约便是孔门后学所为。

16、传说孔子晚年的高足弟子子夏即为擅长《春秋》的大师,而将孔子生卒记入《春秋》也当出于孔门后学对先师的敬意。

17、孔子虽不曾编写过《春秋》,但讲述研习《春秋》却应肇端于孔子。

18、 现存《春秋》分别载于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,三传经文大同小异。

19、《春秋》经文极为简略,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,最少的只有两条;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,最短的仅一二字。

20、显然这只是若干历史事件的目录标题。

21、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尚以史管口述为主,文字记载仅属起提示作用的备忘录。

22、《春秋》虽然简短,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,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。

23、然而由于《春秋》叙事过简,亦被后人讥为“断烂朝报”。

24、《左传》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,弥补了《春秋》的不足。

25、但在政治方面,《春秋》又具有不可与《左传》等同的意义。

26、汉以后,《春秋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,在政治上、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。

27、历代不少儒生对它曲解依托,尽情发挥,使它在经学和史学领域,以至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。

28、 参考书目 洪业:《春秋经传引得》序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3。

29、 徐中舒:《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》,《左传选》后序,中华书局,北京,1963。

30、 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前言,中华书局,北京,1981。

31、孔子孔子(前551-前479) 春秋末期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学学派的创始人。

32、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,故名丘,字仲尼。

33、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。

34、曾修《诗》、《书》,定《礼》 、《乐》,序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。

35、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36、 《春秋》是孔子编著的一部描述其曾经所在的鲁国的编年体史书,也是目前可查证的最早一部史书。

37、 书中描述的是大约公元前776年-470年左右(不确定),差不多是东周的前半期,。

38、但某些史学家认为他只是“断烂朝报”(王安石传)而已,并不全面。

39、而且描述政治趋向明显。

40、更有学者认为目前流传于世的《春秋》只是《左氏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传中拼凑的。

41、原本早已失传。

42、故孔子著《春秋》说也需商榷。

43、 另外,《春秋》中所记的所谓“史”是掺入作者主观理解之后的描述。

44、并不是真正的历史。

45、它只是以史为皮毛,政治才是其真正的宣传目的,所以。

46、个人认为“读史”者没必要深读《春秋》,但为官者必读之。

47、孔子 孔丘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,即农历八月廿七~公元前479年4月11日,即农历二月十一),名丘,字仲尼。

48、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、政治家,开创儒家之风,仁学派创始人,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,在世时已被誉为“天纵之圣”、“天之木铎”,是当时社会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 至圣先师、万世师表,是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
49、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、日本、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。

50、 1999年10月9日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。

51、《春秋》:即《春秋经》,又称《麟经》或《麟史》,中国古代儒家典籍“六经”[1] 之一。

52、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。

53、作为鲁国的编年史,由孔子修订而成。

54、《春秋》成为经书比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这四经为晚。

55、李学勤先生强调:“我们不说《易》《春秋》的进入经的时间一定和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一样早,可是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么晚。

56、因为他们认为《易》《春秋》之所以进入‘经’,是因为孔子晚年好《易》,他修《春秋》,后来《易》《春秋》才成为经。

57、[1] 《春秋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,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,被后人称为“春秋笔法”。

58、由于《春秋》的记事过于简略,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《春秋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“传”,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“春秋三传”的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。

59、《吕氏春秋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,有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共二十多万言。

60、《吕氏春秋》是战国末年(公元前“239”年前后)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(儒、法、道等等)著作,又名《吕览》。

61、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,所以号称《吕氏春秋》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 吕氏春秋 编年体史书

为您推荐

-